2)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_寒门枭士金锋关晓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后天跟随都统南下。”

  赵开的官衙里还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解决,他便行一礼,先告辞走了,这时,李延庆对王贵冷冷下道:“调集一万骑兵在蓝田县等候,随即听候我的命令!”

  ...........

  两天后,李延庆踏上了巡视巴蜀的路程,这是他第一次前往巴蜀,当然也是他出任川陕经略使以来第一次南下。

  朝廷任命李延庆出任川陕经略使,更多是出于财政上对陕西路的支持,以巴蜀的钱粮来支撑陕西路的西北中心地位,并不是把巴蜀划入他李延庆的势力范围,他只是巴蜀名义上的最高政务官,至始至终,巴蜀的官员也并没有向他汇报过什么政务。

 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路途不便,但更重要是朝廷对巴蜀从未放手,这一点李延庆心知肚明,他虽然主管川陕政务,但却不能真的把手伸进巴蜀,那就会成为朝廷大忌了。

  巴蜀由于封闭的自然环境,在天下大乱之际很容易出现独立的趋势,所以便有天下未乱而蜀先乱,天下已治而蜀未治的说法。

  自古以来,中央朝廷都对巴蜀在行政上采取分治的手段,两汉分为西川和东川,隋唐则分为山南西道和剑南道,在宋朝也分为成都府路、梓州路和夔州路三个大的行政区,就算到后世,也要把巴和蜀分开,成立各自的行政区。

  李延庆走子午谷南下,三天后抵达汉中南郑县,汉中地区属于利州路,算是进入巴蜀了。

  李延庆这次只带五百女兵南下,但这只是公开部分,而在此之前,燕青已率领五百最精锐的斥候军先一步分散进入了巴蜀。

  另外和他一同南下的官员除了主薄曹叶外,还有就是陕西路转运使赵开了。

  这次李延庆南下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催促钱粮,要求成都府路尽快把上半年赋税转运到陕西路,这也是朝廷定下的国策,以巴蜀三路的全部财力支援西北三路。

  另外,朝廷已决定在巴蜀三路推行盐茶改革,增加税赋收入,但却迟迟推行不下去,地方阻力太大,有点不了了之的迹象,新朝廷在临安刚刚成立一年多,中央权威远远不如东京的北宋朝廷,所以地方官府完全可以不理睬朝廷的某些决定,朝廷也无可奈何。

  但盐茶改革推行不下去的后果却直接影响到了西北三路的切身利益,李延庆就无法袖手旁观了,这次南下他不仅要催促钱粮,而且还要用强力手段推动盐茶改革。

  赵开却不看好李延庆的巴蜀之行,当初他就任成都府路转运使,就是为了推行盐茶改革而被巴蜀官场排斥,最终被贬到汉中当个小县尉,李延庆这个外来户又怎么动得了盘根错节的巴蜀官场利益?况且朝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s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